6月19日,水文化遗产团队的王鹏老师带领硕士研究生李晓玉和尚君慧参加了“北京文化特征与文脉传承”——第23次北京学学术年会,本次会议由北京市文物局指导,北京联合大学北京学研究基地主办,首都博物馆、《北京联合大学学报》编辑部、北京史研究会、北京地理学会、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地方文化研究》编辑部协办。
大会开幕式由应用文理金沙娱乐城app
院长、北京学研究基地主任张宝秀主持,联大李学伟校长、文物局陈名杰局长致开幕词。在主题发言阶段,张勃(北京学研究所研究员)、张妙弟(联大原校长)等专家,就“北京中轴线与文化传承”、“申遗背景下北京中轴线再思考”等话题进行了演讲。北京史研究会会长李建平,对上述发言做了评议。

李建平(北京史研究会会长)做评议发言
在下午的分会场中,李晓玉和尚君慧在分会场(二)分别以“北京通州水文化遗产特征及保护”和“河湖水系对北京中轴线的影响”为题做了非常精彩的的汇报发言。硕士研究生李晓玉通过对通州水文化遗产现状的详细梳理,总结出了通州水文化遗产的分布特点和价值特点,又基于通州水文化遗产现状及特点,总结出了目前保护的欠缺之处,同时提出了相关的保护方法。硕士研究生尚君慧从历史的角度出发探究河湖水系分别在金、元、明、清、民国和现代对北京中轴线形成和发展的影响,由此总结出了北京中轴线河湖水系具有与城墙相比的相对完整性、延展性和影响城市肌理的三大地域特征,又以元代白浮泉到瓮山泊开凿的“C字形引水线路”、故宫排水和团城集雨节水为例探究了与中轴线相关河湖水系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与科技价值,最后提出在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保护过程中,应当重视河湖水系、水文化与水文化遗产的价值,希望将其纳入中轴线申遗内容中,并提出具体的保护措施,以完善北京中轴线申遗体系。

(研究生李晓玉发言)

(研究生尚君慧发言)
评议员董焱教授(北京联合大学档案学系教授)首先对李晓玉和尚君慧的精彩发言进行了赞扬,又对汇报的主题和内容做了高度认可。董焱教授认为李晓玉同学的课题研究既能促进通州文化的发展,又能推动通州经济的发展,并且非常看好团队所提出的将文化和生态融合,希望团队能够更深度的挖掘通州水文化遗产,助力打造特色通州。评价尚君慧同学从我们观察不到的—“河湖水系的视角”去保护北京中轴线上文化遗产,并致力于为北京中轴线的申遗做出努力与贡献,希望在未来能够加深此课题的研究,在北京中轴线上的河湖水系的研究上有更大的突破。
分会场(二)的召集人朱永杰(北京联合大学北京学研究所副研究员)在会议闭幕式的总结发言中致谢分会场13名成员的精彩发言,也对李晓玉和尚君慧两名硕士研究生的汇报也做了高度的评价与赞扬,期望以后继续致力于自己的课题研究,并在各自领域创造出一片新的天地。

分会场(二)的召集人朱永杰发言
硕士研究生李晓玉和尚君慧在会议总结后感言:通过参加“北京学术年会”,听了很多著名专家的报告与讲解,也有幸与各个专家进行了交流,收获颇多。也非常感谢水文化遗产团队带领人王崇臣和王鹏老师给予的好机会,在未来继续努力,分别把各自的课题做深,做好。